在爛泥地里施展硬功夫 ——基礎公司做精做優工程勘察項目側記
2018年5月下旬,一場暴雨前腳剛走,烈日又接踵而至。在廣西基礎勘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基礎公司)的項目工地上,高層建筑基礎勘察工作并沒有因此而停歇下來,不斷有大型工程車拉著石料傾倒在工地的爛泥水坑里,大型旋挖樁機、機械振動錘、挖掘機、運料工程車有條不紊地運行作業。誰能想到,這個項目是該公司接手的“半拉子工程”。我隊基礎公司主動適應新時代工程勘察工作新變化,拓寬工程勘察服務領域,做精做優工程勘察工程,以高超的技藝、良好的信譽和過硬的質量,贏得了市場認可。那些市場主體干不了難活,業主往往想到的就是廣西基礎勘察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俗話說,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基礎公司技術扎實,才敢在爛泥地里施展硬功夫。
找準新經濟支撐點 持續提升發展動力
2018年5月以來,隨著桂林雨水逐漸增多,位于桂林市象山區的桂林龍光?普羅旺斯北片區樁基項目(以下簡稱龍光樁基項目)業主——龍光工程建設有限公司遇到了頭痛事:由于施工區域地面泥濘,遍布水坑,加上地下大量發育溶洞、土洞及地下河等復雜的地質環境,施工條件非常惡劣。年初招來的湖北某地質勘察公司進場后遭遇到復雜的地質條件及施工中發生的偏樁、超灌、沉渣過厚等技術問題,在根本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他們做到一半就做不下去了,甘愿違約撤場,項目不得不中斷建設,停工待議。
莫孫慶(中)總經理與項目技術管理人員在現場研究工作
面對這“半拉子工程”,業主十分著急,趕緊從龍光信譽庫中挑選施工單位接手,業主找到了二七一隊基礎公司。在公司的中層領導例會上,有人說:要做一開始就應該我們做,現在這種擦屁股的事情千萬做不得!不但可能吃力不討好,還存在很大的施工風險!基礎公司的領導卻不這樣認為。客戶的需求就是我們的使命,既然客戶把我們作為信得過施工單位列入了他們的信譽庫,我們就得拿出最精湛的技術幫他們解決困難——這是該公司做精做優工程勘察項目的最佳注腳,也是二七一隊實施轉型升級戰略的方向之一。
“2018年及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中心是轉型升級。地質隊的強項是找礦,以前我們有七八十個礦權,現在只剩下幾個了,國家投入直線下降,大環境變了;基礎公司的強項是走市場,公司現在項目多、資金足,要下決心把物探和檢測技術摸索出來,培養人才。我隊年初職代會已經確定隊與基礎公司深度融合、實現單位轉型升級的發展戰略,我們這方面的戰略機遇只有兩到三年的窗口期,如果還不轉型升級,三年后我們將無米下鍋,面臨很大的發展風險。形勢倒逼我們必須另尋他路,進行隊與公司深度融合,不斷開拓新的工作領域,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該隊黨委書記兼公司黨總支書記夏志永說。
新經濟支撐點落在基礎公司,基礎公司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推動管理模式及服務手段創新,突出重塑三大能力,即重塑經營能力、管理能力和施工能力,要憑借公司管理層和廣大員工真本領持續盈利。基礎公司參照該隊各項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內部管理制度,規范內部管理,多措并舉確保風險總體可控;全面加強技術專攻小組工作,拓展業務領域,積極承攬新的地質災害詳查項目;實現全過程管控規模以上項目,確保“安全生產零事故,工程質量零隱患”。
二七一隊副隊長、基礎公司總經理莫孫慶說,自治區地礦局“項目建設年”的工作部署,是我們今年及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工作抓手,基礎公司要推出新的工作舉措,努力實現隊與公司深度融合和轉型升級的高質量發展。
技術專攻作先導 奮力實現轉型升級
莫孫慶說,房地產市場持續熱度不減,基礎公司今年的房地產基礎勘察項目有增無減,為了規避各種風險,我們推掉了廣東省中山市等多地多個千萬元以上的項目。為什么我們自己在做“減法”呢?就是為了消除項目中存在的安全、質量、財務和廉政等各方面的風險,實現“項目建設年”的高質量建設與發展,預計今年公司總收入仍然可超過2億元,利潤在350萬元以上,能夠確保職工收入穩定。基礎公司憑借雄厚的技術創新實力和日益完善的質量管理優勢,樹立了市場和社會的美譽度,在工程勘察市場不愁找不到項目,職工收入穩中有增,很好的闡釋了“大地質大服務大作為”的深刻內涵。
有扎實的技術底氣和多領域的項目源,才敢推掉多個千萬元項目。基礎公司副總工程師唐小娟介紹了目前正在施工的兩個桂林市房地產基礎勘察項目及公司新開展的技術攻關情況。她說:“桂林的基礎工程勘察項目大多面臨地下河、溶洞等復雜地質條件,為了突破這些項目難點,我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探索,今年首次使用大型機械振動錘和長護筒配合旋挖鉆機,并采取了沖孔樁和旋挖樁等新技術。公司還組建了物探和監測兩個技術小組分別開展技術專攻,專攻小組專人專管,還明確了人員薪酬待遇。兩個技術專攻小組由專人負責監督工作進度,分別配備一名專職高級工程師負責組織實施技術攻關工作。在公司黨組織和總經理的關心支持下,專攻小組人員可根據工作需要申請人員、設備、車輛、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物探技術小組在選定的自營工程勘察項目中,采用各種方法進行物探工作實驗,以掃面的方式完成場地物探工作,對場地覆蓋層厚度、破碎帶、溶洞、構造帶等進行解釋,配合鉆探情況進行對比,完成物探報告。通過掃面方式工作,熟悉各種儀器的操作,編制完成作業指導書及報告編制作業指導書。監測技術小組著重地表、建筑、基坑變形監測計量認證工作,掌握基坑深度位移及孔隙水壓力、內力變形等多種監測方法。工程部緊密協助并進行質量監督,確保工作質量。
該項目負責人陳萬懷高級工程師介紹,普羅旺斯北片區樁基項目的難點主要有4個方面。一是上部雜填土松散,厚度大,孔隙率大;二是地下水位埋深較大,漏漿嚴重,巖面起伏大,巖溶發育;三是在施工產生振動時,極易造成塌孔和埋鉆、孔底沉渣過大、樁身偏斜超標等工程安全和質量事故;四是形成“大肚”樁超灌現象,造成建筑材料爛費,延誤工期。為解決上述問題,克服項目施工中的實際困難,我們采用振動少、工藝新、速度快、環境污染少、樁孔質量好的的旋挖新工藝;通過及時補漿鉆進,進行巖溶發育區的樁基施工;在巖面以上,全部采用鋼長護筒來護壁和防漏。我們還積極推行綠色施工,第一次采用振動錘起拔裝置對已灌注完工的樁位的鋼護筒進行回收再利用。
“以前施工采用挖機、吊車及旋挖機共同協作拔護筒,成功率僅30%,現在采用振動方式減少護筒側摩阻力,拔護筒的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新設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運用,不僅減少了地下障礙物,而且材料可回收再利用,單單這個項目就可以節約護筒造價400多萬元。”現場的唐小娟細致而精準地補充道。
人文綠色勘察 讓人耳目一新
“我們不僅要金山銀山,還要綠水青山”。走近基礎公司的項目工地,一塵不染的不銹鋼工地門禁系統光亮可鑒。進入工地,迎面就是一臺防保除塵霧炮機,對項目建設工地的揚塵進行水霧清除,還有清洗工程運輸車輛的水潭和高壓噴水槍。工程的水泥便道上一旦掉下土石,守候一旁的保潔人員立即予以清除。
清洗工程車和清除揚塵
為了加強物料的循環再利用,基礎公司不惜每月花費10多萬元租用大型機械振動錘,該振動錘具有工藝新、速度快、噪音小、環境污染少的特點,可以對已灌注完工的樁位的鋼護筒進行回收再利用。正如基礎公司副總工唐小娟所介紹的,以前施工采用挖機、吊車及旋挖機共同協作拔護筒,成功率僅30%,現在采用振動方式減少護筒側摩阻力,拔護筒的成功率提高90%以上。新設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運用,不僅減少了地下障礙物,而且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節約護筒造價400多萬元。
項目工地建有嶄新的飲水用茶亭,里面備有飲用水和一次性水杯,盛夏時節,烈日暴曬下的野外作業人員分批次,三三兩兩來到亭里補充水分,稍息片刻。基礎公司把嚴格管理和人文關懷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通過建立科學的組織結構和管理層次,建立健全嚴密細致、公正透明、操作科學的制度體系,制定實用有效的管理規章和規范約束職工行為,調整好企業與職工、干部與群眾之間的關系,維護好正常的生產秩序。另一方面,堅持以人為本,用激勵、感召、啟發的方法,著力于凝聚人心、鼓舞士氣,調動干部職工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促使職工認知、理解、內化企業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進而轉化為奮發上進、爭創一流的實際行動。
如是雙管齊下,克服單一實施嚴格管理或人文關懷的弊端,充分集約和聚合兩者的優勢,實現管理效能的最大化,取得"1+1>2"的管理效果。公司還盡可能多地為員工提供培訓學習機會和業務發展空間,豐富他們的業余文化生活;對為企業發展提供重大科研成果和重要建議的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對于現代企業的員工來說,得到新的學習機會是管理者對自己的最好激勵方式。公司將教育與培訓貫穿于員工的整個職業生涯,使他們能夠在工作中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隨時學習到最先進的知識與技術,與公司同步發展,成為公司最穩定可靠的人才資源。
整個工程勘察項目工地紅紅火火,車水馬龍,忙而不亂,進出機械車輛整潔有序。項目工作人員有一種“勞動最美麗”的尊嚴,他們臉上洋溢著“累并快樂著”的幸福,勞動人民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在這里得到體現,讓人深深感受到新時代工程勘察項目工作的新作為和新氣象。